需要修理的机械设备,总要经过拆卸才能对失效了的零、部件进行修理,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装配起来,恢复设备原有技术性能。拆卸是修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能正确执行拆卸工艺,不仅影响修理工作的效率,还可能造成零、部件损坏,设备精度丧失。 机械设备的拆卸工作,就是正确解除零、部件间相互的约束与固定方式,把零、部件分解开来。拆卸时,应在熟悉了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拆卸的步骤,正确地使用拆卸工具,采用正确的拆卸方法。
拆卸基本技术要求
a) 拆卸前必须了解清楚设备及其部件的结构,以便拆卸和修理后再装配;
b) 一般拆卸应与装配相反的顺序进行;
c) 拆卸时,零件回松的方向、厚度端、大小头,必须辨别清楚;
d) 拆下的零部件必须有次序、有规则的安放,避免杂乱和堆积;
e) 拆下的零件要尽可能按原来结构联接在一起(如螺钉、螺母、垫圈、销子等)。必要时,有些零件需表上记号(打钢印字母),以免装配时发生错误而影响其原有的配合性质;
f) 可以不拆卸,或拆卸后可能降低连接质量的零部件,应尽量不拆卸,如密封件、铆接等;有些设备或零部件标明不准拆卸时,应严禁拆卸;
g) 比较细长的零件,拆下后要悬挂立方,以免变形;
h) 对于相配合的零件,在必须拆坏其中一件的情况下,应当保存价值较高、制造较困难的零件。
拆卸常用方法
01
击卸法
利用锤子或其它重物在敲击或撞击零件时产生的冲击能量把零件拆下。
a)优点:工具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工具与设备。
b)不足之处:如果击卸方法不对,零件容易损伤或破坏。
c)应用:应用场合广泛,一般零件几乎都可以用击卸方法拆卸。
d)注意事项:
① 要根据拆卸件尺寸大小、重量以及结合的牢固程度,选择大小适当的锤子和注意用力的轻重;
② 要对击卸件采取保护措施,通常使用铜棒、胶木棒、木锤击木板等保护被击卸的轴套、套筒击轮缘等;
③ 要对击卸件进行试击,目的是考察零件的结合牢固程度,试探零件的走向。如听到坚实的声音,要立即停止击卸,进行检查,看是否由于走向相反或由于紧固件漏拆而引起的。发现零件严重锈蚀时,可适当加些煤油加以润滑;
④ 要注意安全。
02
拉拨法
用精度较高不允许敲击或无法用去卸法拆卸的零部件应使用拉拔法。它是采用专门拉拔器进行拆卸。
a)优点:拆卸件不受冲击,拆卸比较安全,不易破坏零件;
b)缺点:需要制作专用拉具;
c)应用场合:适用于精度较高,不许敲击的零件和无法敲击的零件;
d)注意事项:在拉卸中,以轴、套的居多。
① 要仔细检查轴、套上的定位紧固件是否完全拆开;
② 查清轴的拆出方向。一般总是轴的大端、空的大端及花键轴的不通端;
③ 防止零件毛刺、污物落入配合孔内卡死零件;
④ 不需更换的套一般不要拆卸,可避免拆卸的零件变形,更换的套不能任意冲打,因端部打毛后会破坏配合孔的表面。
03
顶压法
利用螺旋C型夹头、机械式压力机、液压压力机或千斤顶等工具和设备进行拆卸。适用于形状简单的过盈配合件。在机修拆卸中,许多零件都不能在压机上拆卸,应用相对较少。
04
温差法
拆卸尺寸较大、配合过盈量较大或无法用击卸、顶压等方法拆卸时,或为使过盈较大、精度较高的配合件容易拆卸,可用此种方法。如拆卸轴承与轴时,往往需对轴承内圈用热油加热才能拆下来。在加热前用石棉把靠近轴承的那部分轴隔离开来,防止轴受热胀大,用拉卸器卡爪勾住内圈,给轴承施加一定拉力,然后迅速将加热的100°C的左右的热油浇注在轴承圈上,待轴承内圈受热膨胀后,即可用拉力器将轴承拉出。
05
破坏法
若必须拆卸焊接、铆接等固定联接件,或轴与套互相咬死,或为保存主件而破坏副件时,可采用车、锯、錾、钻、割等方法进行破坏性拆卸。
拆卸注意事项
零部件的拆卸是十分讲究的工作,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
1、拆卸前应仔细研读相关图纸及说明书等资料,了解零部件材质、结构、配合松紧程度,确定拆卸方法和包容件的可移动方向。
2、拆卸前,应在零部件上做好记号,位置标记。确定零部件的拆卸、安装顺序。
3、拆卸前应将零部件的退出配合面处擦拭干净,并加少许机油。拆卸时施力要均匀,不断检查包容件的四周退出量,若出现卡死,应停止加力,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再进行拆卸。
4、在拆卸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使用的机具必须可靠,操作必须稳当、得当,在拆卸较高或细长的机件时,应采取防倒塌、防倾覆、防损伤措施,以免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5、不需拆卸的零部件,尽可能不拆卸;拆卸下的零件要保管好,不丢失不损坏不受损伤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