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常用的铆钉有: 半圆头,沉头,半沉头,平头,平锥头,扁圆,扁平。
402:铆接的种类有: 强固铆接密固铆接紧密铆接。
403:装配:将各个零件按照一定技术条件联合成构件的过称。
404:装配的三要素是: 定位,支撑,夹紧。
405:金属结构的连接方法有: 焊接,铆接,螺栓连接,铆焊混合连接。
406:防样常用的工具有: 粉线,石笔,画针,尺子,样冲,手锤。
407:求相贯线的主要方法有: 素线法,辅助平面法,球面法。
408:求直线段实长的方法有: 旋转法,直角三角形法,换面法,支线法。
409:作展开图的方法有: 作图法,计算法。
410:常用的展开方法有: 平行线法,放射线法,三角形法。
411:材料剪切断面可分为: 塌角,光亮带,剪裂带,毛刺。
412:矫正分: 手工矫正,机械矫正,火焰矫正。
413:基准:零件图上用来确定其他点,线,棉位置的点线面。
414:塑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415:韧性: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不被破坏的能力。
416:防止焊接变形有: 反变形法,刚性固定法,合理的焊接顺序。
417:空间直线投影有: 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
418:截交线:由平面截割形体而产生的交线。
419:相贯线:由两个平面相交二产生的表面交线。
420:视图分: 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
421:基本视图有: 主视,俯视,左视,右视,仰视,后视。
422:剖视图分: 全剖,半剖,局部剖。
423:切削用量对钻削有何影响?
答:合理的选择切削用量,可防止钻头过早磨损,或损坏。防止机床过载,提高工件的切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424:攻丝:用丝锥在孔壁上切削出内螺纹。
425:底孔直径的大小对功丝有何影响?
答:若底孔直径与内螺纹直径一致材料扩张时就会卡住丝锥,这时丝锥容易折断;若过大,就会使攻出的螺纹牙型高度不够而形成废品。
426:套丝:用板牙在圆杆管子外径切削出螺纹。
427:选择坡口应注意哪些原则?
答:(1)尽量减少焊缝金属填充量,(2)保证焊透和避免产生裂纹,(3)考虑最小焊接变形,(4)便于加工。
428:开坡口时留钝边可: 防止接头烧穿
429:开坡口的方法有: 风铲加工,机械加工,气割坡口,碳弧气刨坡口。
430:碳弧气刨:利用碳极电弧的高温把金属的局部熔化,同时再用压缩空气的气流把这些熔化金属吹掉,达到刨削或切削金属的目的
431:磨削可:消除板面焊疤边缘的毛刺,修磨焊缝以及对受压容器的焊缝再探伤检查前进行打磨处理。
432:弯曲成型:把平板毛坯,型材或管材,弯成一定角度,曲率,从而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
433:弹复现象:弯曲时材料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部分弹性变形恢复原态,使弯曲件的形状和角度发生变化。
434:铆工常用的弯曲成型的方法有: 压弯,滚弯,压延及水火弯板。
435;影响弯曲成型的因素有: 弯曲力,弹复现象,最小弯曲半径,断面形状。
436:根据被弯材料的机械性能,弯曲方式和性质,弯曲件的形状 确定弯曲力的大小?
437:影响弯曲弹复的因素有: 被弯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相对弯曲半径,弯曲角和一些其他因素。
438: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有哪些?
答:被弯材料的机械性能,弯曲角,材料的弯曲方向,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剪断面质量,其他因素。
439:影响弯曲过程中截面形状变化的因素有: 相对弯曲半径,截面几何特点及弯曲方式。
440:钢材加热对钢材弯曲加工的影响如何?
答:钢材加热后所需弯曲力减少,弹复现象消失,最小弯曲半径减小,有利于按加工要求控制变形。
441:通常在 常温下采用加热弯曲?
442:钢材加热温度为何要限制在一定温度?
答:温度过高易造成钢材过烧,温度过低会使成型困难,并引起冷作硬化。
443:采用接触弯曲时,常采用哪些措施解决弹复问题?
答:修正模具形状,采用加压校正法,增加压边装置,减小模具间隙。
444:压弯:在压力机上使用弯曲模进行弯曲成型的加工法。
445:材料的弯曲变形有:自由弯曲,接触弯曲,矫正弯曲。
446:为什么铆工使用的压模通常采用焊接结构?
答:因为这样不仅制造方便,可缩短制模周期,还可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447:滚弯:在滚床上进行弯曲成型的加工方法。
448:用对称式三辊卷板机时常采用( 两头予弯和留加工余量)消除工件直边。
449:压延可分为哪两种?铆工常用那种?
答:分不变薄压延和变薄压延。铆工常用不变薄压延。
450:滚制锥面时应采用:调节上辊位置,使其与下辊成一定角度倾斜;使小口的进给速度大于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