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设备或生产线的设计往往受制于交期,所出模型、工程图等技术文件往往比较粗糙,很多地方既不符合国家制图标准,也不符合企业标准,在设计结束后就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以便图纸归档管理。1.方便后期该设备易损件图纸的查阅与调用;
2.方便该设备后期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3.方便后来设计工程师的技术对接;
4.方便重复加工此类设备或生产线;
归档图纸是相对可靠的设备原始技术资料,是后续商务谈判,采购,生产组织的最权威,规范的技术依据。如何通过标准化工作以满足以上图纸归档的好处呢?也就是说标准化工作有哪些项目内容?
图纸格式主要是指图幅大小,图纸布局方向,装订线有无,边框内容设置等样式格式,这方面的内容知识对每一个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师来说应该非常熟悉,对其他机械工程师也应该了解。具体来讲机械图纸的图幅有A0~A4,B0~B4,如何正确选择图幅呢?这与设备或零部件的实际布局方向有关,因为我们画图的默认原则是图纸上的设备和零部件的安装布局方向要和的实际使用安装布局方向保持一致,这样可以避免电机旋转方向、机械传动方向、流体通过方向、生产操作方向的许多错误。另外图纸格式的选择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计划,生产阶段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设计图纸虽为最具权威性,纲领性的技术文件,但还需要生产计划、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工序工作的合理补充和配合,才能将图纸中所有技术要求落到实处,公众号:solidworks非标机械设计当选定图纸图幅格式后,如何将机械零部件的视图放置在图纸中,以满足图幅和图形的协调表达,就需要调整适当的视图比例,以方便图纸的打印、发布和阅读。现代机械设计基本都为电脑设计,非常方便对图纸格式大小的缩放,以满足“1:1”比例制图,从而为从图中提取下料尺寸提供方便。简单的说就是在制图时采用实际尺寸绘图,然后调整图框格式,让它们看起来协调,美观就可以,这样就出现了实际尺寸和视图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图软件会自动将比例值显示在标题栏中(比例值严格按照国标标准选取)。
可以说机械设计图纸是主要运用线条来表达的,国标规定,可以用来表达零部件轮廓的线条有很多种,比如,粗实线,细实线,中心线,虚线,尺寸线等,每种线型有其基本属性和用途。
常用软件AUOCAD,SOLIDWORKS等软件通过图层设置可以完成线型的标准化设置。
标注样式主要是对线性尺寸、圆弧尺寸、角度尺寸的尺寸线、尺寸界线、字体、尺寸精度及尺寸线与轮廓线之间关系的样式控制,标注样式设置的好与坏非常影响零件图纸尺寸的外观表达和交流。
机械设计水平的高与低很容易在视图的画法中体现出来。对于多年熟练的机械设计工程师,在做视图的标准化时,主要做以下工作:单纯实体零件是指完全需要金属切削机床加工完成的轴类、套类、盘类等规则零件。对细长轴,薄壁件的设计重点关注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等表达方式;对配合类零件的公差设计重点关注其配合性质、使用工况、润滑方式、使用寿命等,从而给出合理的结构轮廓和形状尺寸及热处理,下料,安装调试等技术要求的表达方式。公众号:solidworks非标机械设计壳体、机架,甚至某些传动件往往需要组焊才能达到应用目的。相应的图纸表达方式应尽可能满足材料许可、焊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尺寸测量、运输安装等要求。必要的组焊所需定位方式,定位结构尺寸,焊缝等要素都应在图纸上有所充分表达。
关于标题栏的标准化,主要强调的是,在标题栏中需要清楚的表达零件材质、规格、所属设备或装配体名称及图号,零件名称与代号。关于图号或代号的编制规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规则来编制,这样非常有利于图纸的归档,查阅等工作。
技术要求的表达也是不可忽视的,不是将图纸标注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需要通过文字和专业技术语言对零件的全局技术要求或未在图形上标注的技术要求进行补充表达。
当我们绞尽脑汁,废寝忘食的设计完一套机械图纸时,(包括方案设计,零部件细化设计)几乎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虽然这些图纸勉强能够满足生产,采购的需要,但后期还存在不断优化和改进,完善等工作,也存在图纸的固化归档等管理工作。
而且只有图纸在得到所有采购,加工的可行验证,设备交付给客户后质保期内能稳定运行,这些图纸才算是合格的,可以落袋为安,入库归档的。
技术路上充满坎坷和曲折,只要勤奋努力,啃坐冷板凳,不断求实探索,定会结出丰硕成果